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真寒假热证

真寒假热证

证名。即阴证似阳。指阴寒内盛而外见热象的证候。因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致。《景岳全书·传忠录》:“寒热有真假者,阴证似阳,阳证似阴也。盖阴极反能躁热,乃内寒外热,即真寒假热也。假热者,水极似火也。凡病伤寒,或患杂证,有其素禀虚寒,偶感邪气而然者;有过于劳倦而致者;有过于酒色而致者;有过于七情而致者;有原非火证,以误服寒凉而致者。凡真热本发热,而假热亦发热,其证则亦为面赤躁烦,亦为大便不通小便赤涩,或为气促咽喉肿痛,或为发热,脉见紧数等证。昧者见之,便认为热,妄投寒凉,下咽必毙。不知身虽有热而里寒格阳,或虚阳不敛者,多有此证。但其内证,则口虽干渴,必不喜冷,即喜冷者,饮亦不多,或大便不实,或先鞭后溏,或小水清频,或阴枯黄赤,或气短懒言,或色黯神倦,或起倒如狂,而禁之则止,自与登高骂詈者不同,此虚狂也;或斑如蚊迹而浅红细碎,自与紫赤热极者不同,此假斑也。凡假热之脉,必沉细迟弱,或虽浮大紧数而无力无神,此乃热在皮肤,寒在脏腑,所谓恶热非热,实阴证也。”当用四逆、八味、理阴煎、回阳饮等方。参见真热假寒证、阴证似阳等条。

猜你喜欢

  • 霍乱新论

    书名。①清·姚训恭撰。不分卷。刊于1902年。作者论述霍乱病的脉、舌、证、治,分析其死候;并重点介绍其先辈所传的霍乱效方,末附医案。②恽铁樵撰。1卷。作者以中西汇通的观点,列述霍乱的原因、病状、病理、

  • 宣透膜原法

    《时病论》卷五方。又名雷氏宣透膜原法。姜厚朴、藿香叶、黄芩(酒炒)各一钱,槟榔、姜半夏各一钱五分,草果仁八分,粉甘草五分。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治湿疟,寒甚热微,身痛有汗,肢重脘闷。

  • 转胎

    ①即试痛。《保产万全金》:“试痛即转胎。”②纠正异常胎位,使之转为正常。

  • 俞跗

    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名医,一作俞柎。据《韩诗外传》记载,他治病多采用外科手术,除一般皮表切割手术外,还能做开腹手术。另传俞跗可以巫术治病,使死者复生,系后人所加牵强附会之说。

  • 虎须疔

    病名。《疡医准绳》卷二:“虎须疔生于唇下。”证治同人中疔。

  • 周颋(tǐng 挺)

    【介绍】:见昝殷条。

  • 陆瘦燕

    【生卒】:1909~1969【介绍】:针灸学家。本姓李,字昌,因从舅姓,改姓陆。江苏昆山人。父李培卿,针术精湛,瘦燕秉承家学,亦精是术。十八岁赴上海,并在昆、沪两处设诊,后定居沪上。建国后,在上海市公

  • 养生

    研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出《灵枢·本神》篇。《抱朴子内篇·微旨》谓:“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修偏一事,不足赖矣。”养生内容广泛,方法众多,而调饮食,慎起居,

  • 清肝凉胆汤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十方。白芍药一钱半,川芎、当归各一钱,柴胡八分,栀子、牡丹皮、龙胆草各四分。水煎服。治肝血虚,胆汁少,有怒火者。

  • 莱阳参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北沙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