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真元耗损喘

真元耗损喘

证名。见《证治准绳·喘》。指肾虚不能纳气气喘。多由喘证久延,或大病后元气受伤,真阳虚惫,肾气不能归元,孤阳浮越所致。《医贯·喘》:“真元耗损喘,出于肾气之上奔。其人平日若无病,但觉气喘,非气喘也,乃气不归元也。视其外证四肢厥逆面赤烦躁恶热,似火非火也,乃命门真元之火离其宫而不归也。察其脉,两寸虽浮大而数,两尺微而无力,或似有无为辨耳。”治宜八味丸安肾丸养正丹之,煎人参生脉散送下。喘稍定后,以大剂参芪补剂破故纸阿胶牛膝等。八味丸加河车为丸吞服亦可。《类证治裁·喘症论治》:“肾阳虚气脱,孤阳浮越,面赤烦躁,火不归元,七味地黄丸人参、麦冬。肾不纳气,身动即喘,阴阳枢纽失交,急须镇摄,肾气汤加沉香从阴引阳都气丸入青铅,从阳引阴。”参见喘证条。

猜你喜欢

  • 鸡肫子

    见《福建中草药》。为野鸦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 脊梁骨

    骨名。即脊柱骨。详该条。

  • 忧伤

    指忧愁过度所致的疾患。《医醇賸义·忧伤》:“忧愁太过,忽忽不乐,洒淅寒热,痰气不清,萱草忘忧汤主之。”参见忧郁条。

  • 新编伤寒论

    伤寒著作。河北中医学院编,杨医亚修订。此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伤寒论》历史梗概、价值和基本内容;各论归纳阐释六经病、霍乱、差后劳复等病证治,诠释原文较为浅显、精要。编者将《伤寒论》条文均予编

  • 疵疮

    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疔疮。见该条。

  • 太医院判官

    金代医官职称。系太医院中级官员,协助太医院提点、院使、副使等共同掌管医药方面的事宜及太医院行政事务。官阶从八品。

  • 毒火喉

    病名。指梅毒性咽炎、喉炎。《喉科金钥》卷上:“杨梅结毒,妄投丹药,伤人脏腑,药毒上攻,咽喉腐败,年久月深,患成天空,鼻孔塌陷。”参见天空条。

  • 吴又可

    【介绍】:见吴有性条。

  • 黑龙骨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黑骨头之别名,详该条。

  • 女科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