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医家。撰有《医门指要诀》,或名《医门指要用药立成诀》,一卷。已佚。
病名。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肾虚则水妄行,流溢于皮肤,故令身体面目悉肿,按之没指而无汗也。腹如故而不满,亦不渴,四支重而不恶风是也。脉浮者,名曰皮水也。”治宜通
【介绍】:清医家。名大升,号南山。江苏吴县人。内阁中书雷嗣源之子。自幼习儒,工诗,善琴,尤精医学。乾隆元年(1736年)举鸿博不就而隐于医,治病多良效,尤精于丸、散、膏、丹之配制,为时所重。创设雷允上
指阴主形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张景岳注:“阴静而凝,故成形。”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雪乌之藏族语名,详该条。
出《素问·气穴论》。即俞府、彧中、神藏、灵墟、神封、步廊,左右共十二穴。
气功学专著。撰者不详,约为唐代人作品。本书专述调气、行气、服气、胎息等以呼吸锻炼为主的功法,除委气法、闭气法外,还介绍了调气、练气的经验,如谓:“夫服气者,先以无思无虑,绝缘息念,即兀然和气;心不定即
病证名。指嗜酒无度、湿热伤脾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卷四:“酒积腹痛之症,痛而欲利,利下黄沫,天明即发,饮酒痛甚,小便赤涩。”治疗如痛而欲利,脉沉数者,枳壳大黄汤;口苦舌干,干葛清胃汤;利下黄沫,栀连
①大便。《素问·脉解篇》:“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②肛门。《难经·五十七难》:“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③切诊部位。指尺肤下段。《素问·脉要精微论》:“前以候前,后以候后。”第二个后字,指下半身后
即痄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