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体内重浊下降或浓厚的物质。如存于五脏的水谷精微物质,归于六腑的饮食糟粕等,均属浊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见《苏州本产药材》。即通天草,详该条。
即齿衄。详该条。
即经断复来。详该条。
按摩的俗称。《说文解字》:“播,扪持也。”
【介绍】:清代藏医家。系藏医北方学派医家。著有《论述医典释解》。
证名。《素问·玉机真藏论》:“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瘛与拘挛、拘急之义相近。参见拘挛、拘急、瘛疭各条。
病名。多由肾阴亏损,虚火上尖,薰灼咽喉所致。症见咽喉干痛,睡醒后尤甚。咽生疮而溃烂,其色不鲜,饮食有碍,甚或懒言。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大补阴丸等加减。
见《湖南药物志》。为东风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清·徐瑛《接骨全书》。证治参见胸骨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