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
①《说文》:俗称疮痕曰瘢。②病名。如汗斑、雀斑等称瘢。
①《说文》:俗称疮痕曰瘢。②病名。如汗斑、雀斑等称瘢。
出《婴童百问》。即脾疳,详该条。
【介绍】:见蒋宗武条。
即戌时。《素问·标本病传论》:“冬人定,夏晏食。”
气功术语。是指练功者在练功过程中,由于选择功法不当,或操作未掌握要领,或因指导不当而致偏离正常,甚至发展到不可自制的程度,造成精神与肉体的痛苦。若出现胸腹胀痛,或头胀重如箍,甚至内气周身乱窜,外动不已
【生卒】:约620~?【介绍】:唐代医家。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曾于650~683年间,任中书侍郎、户部尚书。撰《骨蒸病灸方》一卷,已佚。他认为:“骨蒸病者,亦名传尸,亦谓殗殜,亦称伏连,亦曰无辜
病证名。指感受外邪所致的鼻衄。《症因脉治》:“外感衄血之症,恶寒身热,头疼身痛,鼻孔出血。”多因外感风热,或内有积热,外冒风寒,或太阳失表,热郁于经,阳明失下,热郁于里,或温病误用辛温,扰动经血所致。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四。由于久病、劳倦过度、汗下太过等伤气所致。主要症状为气怯神疲,面色萎黄,言语低微,唇不焦,口不渴,欲小便而解不出,脉细弱。治宜补气为主。肺气不足者,用生脉散。中气不足者,用补
舌红而短,起白疱。是瘟疫气分热盛,津液受伤,常有声哑、咽干、口疮、烦躁等症,宜清热解毒生津(见《伤寒舌鉴》)。
①饮食精华的浓浊部分。《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②寒邪。《灵枢·忧恚无言》:“两泻其血脉,浊气乃辟。”③污浊之气。如呼出之气,排出的矢气等。④与清阳相对而言的重浊物质。《素
【介绍】:明代医生。字图南。江西丰城人。精于医术,旅游行医于宝庆(湖南邵阳)。专心研究四诊,治病认真如临大敌,遇有疑难,常静夜思索,晨起即赴病家处治,并常用所得报酬购买奇方秘论。著《医经翼耑》,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