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证羊毛论
见羊毛瘟证论条。
见羊毛瘟证论条。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妇人临产,忽然寒战,即时发热,由气血之虚,或初产畏惧,或脱衣受风,或冬月感寒,不必用解表,……可服芎归桂朴汤。”(当归、川芎、肉桂、厚朴、枳壳、红花、葵子、生芝麻)。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为螺厣草之别名,详该条。
肩胛。《灵枢·经脉》:“其支者,从髎内左右,别下贯胛。”
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红膜。指眼生膜障,其血丝红赤稠密者称赤膜。
病名。本病由伤寒或发惊后所致。唇白而肿,多兼眉棱骨痛,厥逆眩晕,气秽颐浮,齿击狂逆等症。治宜清火解毒,可用清瘟败毒饮加减。参见茧唇条。
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为托盘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东中药》。即昆布,详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水田七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初生小儿腹泻与呕吐并见。多由哺乳过早、过量,或感寒热之邪,扰及胃肠所致。治宜抑制乳食。轻证,减少乳量,代以米汤、糖、盐水等;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乳量。重证,应禁食,给予静
见《陕西中草药》。为石蕊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