瘖(yīn 音)
同喑。即失音。详该条。
同喑。即失音。详该条。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即蟹睛,离睛。详蟹睛条。
病名。《治疔大全》:“生于正疔之旁,其证极轻,照常治之即瘥。”
见《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即羊水。
古病名。指热性病。《灵枢·论疾诊尺》:“冬伤于寒,春生热。”亦指热盛。《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参见发热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即硝石矾石散,见该条。
①伏居于地下而未出地面者。《素问·阴阳离合论》:“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②指暗处。《素问·至真要大论》:“阴处反明”。③指前阴部位。
吃一顿饭的时间。《素问·缪刺论》:“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
病名。见《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即沉翳。详沉翳、沉翳内障条。
《症因脉治》卷一方。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黄芩、栀子。水煎服。治外感腋痛,属燥火伤肺金之血者。若肝火刑金,加白芍药;胃火旺,加葛根、石膏。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方。乌梢蛇、藁本、防风、芍药、羌活各一两,川芎、细辛各五钱。为末,每服一钱,食后米饮调下。治眼外障,痒极难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