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通瘛。详该条。

猜你喜欢

  • 目力

    见《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四。即眼力。详该条。

  • 海石

    见《丹溪心法》。为海浮石之别名,详该条。

  • 蚕退

    见《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即蚕蜕,详该条。

  • 毒气

    即疫疠之气。见疠、戾气各条。

  • 风黄

    ①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风黄候,凡人先患风湿,复遇冷气相搏,则举身疼痛,发热而体黄也。”②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爱笑,腰背急,手足强,口干,舌上生疮,三部脉

  • 杭菊

    见《药物生产辨》。为菊花药材之一种,详菊花条。

  • 热痰

    痰证之一。①指痰水与热相搏的病症。《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热痰者,谓饮水浆,结积所生也。言阴阳否膈,上焦生热,热气与痰水相搏,聚而不散,故令身体虚热,逆害饮食,头面噏噏而热,故云热痰也。”②即火

  • 小腹疽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小腹痈,见该条。

  • 脾泄

    病名。又称脾泻。因寒湿损脾或饮食伤脾,脾气虚弱所致。《难经·五十七难》:“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丹溪心法·泄泻》:“老人奉养太过,饮食伤脾,常常泄泻,亦是脾泄。”《寿世保元·泄泻》:“

  • 峻补

    补法之一。用峻猛补益药治疗气血大虚或阴阳暴脱的方法。极度虚弱和危重证候非大剂峻猛补药,不足以挽救垂危。故称。如产后亡血,用十全大补汤;峻补元阳用参附汤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