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①病名。指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痹阻气血,引起以关节、肌肉痠痛、拘急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②泛指病邪闭阻肢体、经络、脏腑所致的各种疾病,包括前义所指病症。《中藏经·论痹》:“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痹症有风痹、寒痹、湿痹、热痹、痛风、走注、周痹、众痹、顽痹、血痹、气痹、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胞痹、肠痹及十二经筋病等。详各该条。

猜你喜欢

  • 王熙

    【介绍】:见王叔和条。

  • 木通饮

    《症因脉治》卷三方。木通、陈皮、苏梗、甘草。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治胁肋刺痛膨胀。

  • 紫荆皮散

    即紫金皮散,见该条。

  • 风湿热头痛

    病证名。指风湿热合而上壅的头痛。《兰室秘藏·头痛门》:“清空膏乃风湿热头痛药也。”《证治准绳·杂病》:“风湿热头痛,上壅损目及脑痛,偏正头痛年深不愈,并以清空膏主之。如苦头痛,每料中加细辛二钱。”参见

  • 悲哭

    见《儒门事亲》。小儿啼哭,弥日不休,而面容惨淡,声气哽塞,双目泫然者。《证治准绳·幼科》:“悲哭者,肺之声,泪者,肝之液。”因儿情志有所挫伤,或乳母怒火遗热于肝,肝火犯肺,故令悲哭而声泪俱下。

  • 头眩偏痛痧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头眩偏痛痧》:“痧气慢者,上升于二阳头面。常觉头眩内热,或半边头痛、心烦不安。宜刮痧,不愈,用清凉之剂治之。”参见痧条。

  • 任度

    【介绍】:宋代医生。据记载一患者因麻风病常吃蛇肉,引致吞食即吐的病症。任度以芒硝、大黄等为之治愈。

  • 始春

    《素问·六节藏象论》:“求其至也,皆归始春。”①指立春日。王冰:“谓立春日也。”②指立春前十五日。张景岳:“一曰在春前十五日,当大寒节为初气之始,亦是。”

  • 天聪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初得病,或先头痛,身寒热,或欲守火,或腰背强直,面目如饮酒状。此伤寒……,若病者三、四日以上,宜先灸胸上二十壮。以绳度鼻正上尽发际,中屈绳断去半,便从发际入发中,灸绳头,名

  • 弦缕

    喻脉象坚急不和,如弓弦之缕。《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