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痰饮食不消

痰饮食不消

病证名。痰饮内停而引起的食物不能消化。《诸病源候论》卷二十:“此由痰水结聚,在胸府膀胱之间,久而不散,流行于脾胃,脾恶湿,得水则胀,胀则不能消食也。或令腹里虚满,或水谷不消化,或时呕逆,皆其候也。”治宜化痰消食。用平胃、二陈汤之类加减。

猜你喜欢

  • 鬼邪

    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足三里。见该条。

  • 转脬

    病名。即转胞。《证治汇补·癃闭》:“转脬者,胞系转戾,脐下并急而痛,小便不通者是也。”详转胞条。

  • 梅花碎地

    证名。黄乔岳《眼科全集》:“此症因肝虚,故受克而泪横溢出,点滴如梅花碎地之状。”参见流泪症条。

  • 薛福原

    【介绍】:清代医家。字瘦吟。江苏吴县人。旅居秀水(今浙江嘉兴)之王江泾镇,能诗通医,撰《瘦吟医赘》一书。

  • 抚法

    推拿手法名。见《保生秘要》。用手掌或指腹贴放于治疗部位上,徐缓、轻柔地来回作直线形或圆周的抚摩。有消肿止痛,镇静解痉等作用。

  • 七情之一。属正常的情志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志为喜。”《素问·举痛论》:“喜则气缓。”但暴喜无度,则可成为致病因素。《灵枢·本神》:“喜怒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素问·阴阳

  • 梭罗子

    见《陕西中草药》。即娑罗子,详该条。

  • 中药研究文献摘要

    书名。刘寿山主编。本书收摘1820~1961年间国内外390余种医学期刊中中药研究论文约4000篇左右,共论述了约500种中药,按药名笔划排列写成摘要。对各药的学名、生药、化学、药理、临床等都作了简述

  • 食积嗽

    病名。指伤食生痰,久积所致的咳嗽。《万病回春》卷二:“食积嗽者,痰嗽如胶也,……瓜蒌枳实汤加减。”《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食积嗽,伤食生痰,久积发咳也,其脉数硬,必兼胸满噫酸,发热,或稠痰壅

  • 冲阳

    ①经穴名,代号ST42。出《灵枢·本输》。别名会原、会骨、趺阳。属足阳明胃经。原穴。位于足背最高点,解溪穴下1.5寸,当第二、三跖骨与楔状骨间凹陷处。布有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深神经,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