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出针。《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呼引针。”意指待病人呼气时出针。
古病名。出《灵枢·营卫生会》。由于感受风邪,腠理开疏,复因热食之气蒸泄所致。主症为热饮食入胃,随即汗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肾,或出于半身。《证治要诀》卷九:“胃气不固,荣血漏泄,宜黄芪建中汤加浮麦少许。
证名。出《灵枢·五癃津液别》。指腰部疼痛连及背部之症。多因肾气虚弱,风寒侵袭所致。治宜补肾祛邪。可用独活寄生汤、菊花酒。若久坐则腰背作痛,可用补中益气汤、八珍汤。参见腰痛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老鼠耳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即火针。《素问·调经论》:“病在骨,焠针、药熨。”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方。乌头、细辛、附子、羌活、川椒、桂心各五两,川芎一两六铢。为粗末,帛裹,微火炙令暖,以熨背上,取瘥乃止。治胸背疼痛而闷。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凉粉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强间,见该条。
即孙络。《灵枢·脉度》:“络之别者为孙。”详孙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