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胎患内障,详该条。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详北政之岁条。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五。指初生儿口噤,嘴唇发赤而紫者。参见口噤条。
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食积咳嗽。详该条。
【介绍】:见王文之条。
出《抱朴子》。为粉霜之别名,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即合阴阳。见《陶朱公致富全书·卫生至要》。详和阴阳条。
指透穴而刺,即一针多穴的刺法。又称透针法、透刺法。其法为刺入某穴后,将针尖刺抵相邻近的穴位但不可穿透皮肤,如地仓透颊车,条口透承山,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劳宫等。本法为窦汉卿所创。在王国瑞撰的《扁鹊神应针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方。生姜五两,甘草四两,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为粗末,水煎,分三次服。治肺痿,咳唾涎沫,咽燥口渴。
鼓膜之俗称。在耳孔之底,系传导声音之重要器官。参见耳及皮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