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痢症三字诀

痢症三字诀

书名。1卷。清·唐容川撰于1884年。唐氏以三言韵语夹注文的形式论述痢疾,包括病理、辨证治法方剂等,内容简明,切于实用。又一种版本附张骥补撰的《痢症三字诀歌括》,以七言歌诀介绍治痢常用方剂17首,并加注以说明其主治、方义。

猜你喜欢

  • 胎生

    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直至出生为止的过程。

  • 伤寒附余

    见伤寒论直解条。

  • 野苦麻

    见《闽东本草》。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 疠风衄血吐血

    证名。为疠风兼证。出《疠疡机要》上卷。血虚者服四物汤加人参、白术;气虚者用补中益气汤;肾虚者宜服六味地黄丸;肺胃热者用犀角地黄汤。

  • 施潢(huáng 黄)

    【介绍】:见吴邦宁条。

  • 耳后高骨

    推拿穴位名。即耳背高骨,见该条。

  • 目中红筋附睛

    病证名。清·王子固《眼科百问》:“此心火乘于肝木,俗作谓攀睛是也。”详胬肉攀睛条。

  • 孤阳上越

    即虚阳上浮。详该条。

  • 脚挛根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即足跟疽。详该条。

  • 神宗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脊中。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