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科大成
见摘星楼治痘全书条。
见摘星楼治痘全书条。
见伤寒六书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即油桐子,详该条。
出《岭南卫生方》。为麻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寿世方》卷二。即羊胡疮。详该条。
证名。斑的类型之一。见《明医指掌·斑疹》。又名阳证发斑。指外感热病发斑,属于实热性者。多由邪热熏灼营血所致。证见斑出红赤如锦纹,发热烦渴,舌红苔黄等。治宜清热凉血、轻透斑毒,用化斑汤或用水牛角、玄参、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手和足的合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实四支(肢),浊阴归六府(腑)。”
亦称胆虚、胆虚气怯。病后气虚,内脏功能失调所致。证见虚烦不眠,易惊恐心悸,口苦多疑虑,常叹息。《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胆气不足,其气上溢而口苦,善太息,呕宿汁,心下澹澹,如人将捕之。”治疗常
病理术语。指热邪随汗外越。《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乍寒乍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