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痘瘖

猜你喜欢

  • 汛期

    见《赤水玄珠》。指经期。

  • 锐眦

    出《灵枢·经脉》等篇。即外眼角。见眦条。

  • 瓜萎

    出《针灸甲乙经》。即栝楼,详该条。

  • 薢宝叶

    出《汉英韵府》。为破布叶之别名,详该条。

  • 胀病

    指以腹部胀满为主症的疾患。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五。简称胀。《灵枢·胀论》载有五脏六腑胀病症状。《东医宝鉴·胀满》论胀病有七,即指寒胀、热胀、谷胀、水胀、气胀、血胀、蛊胀等。胀病有虚实之分。其病多由七情

  • 上门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幽门,见该条。

  • 沿皮刺

    即横刺,见该条。

  • 胃苓丸

    ①《幼科发挥》卷三方。苍术(米泔浸)、厚朴、陈皮、猪苓、泽泻、白术、茯苓各一两,甘草、官桂、草果仁各三钱。为末,面糊为丸,麻子大,米汤送下。治小儿一身尽肿。②即胃苓汤作水丸,治证同。见胃苓汤条。

  • 黑珠翳

    病证名。见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概论》。即蟹睛。详该条。

  • 肺胀嗽

    病名。《证治汇补·咳嗽章》:“肺胀嗽者,喘急气粗,或左或右,则眠不得,有嗽久而成肺痈肺痿者,必云门中府引痛,咯吐脓血,腥秽异常。”《松崖医径·咳嗽》:“肺胀嗽,用桔梗香薷汤。”参见肺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