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爬山虎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即玉粒分经,见该条。
病名。多由外伤所致舌体部分断裂或断落。《伤科补要》卷二:“含刀误割其舌,将断而未落者,用鸡子内软衣袋舌,将止痛生肌散,蜜调敷舌上,频频添换,使患人仰卧,薄粥灌喉,不动其舌,则易愈。”今多用手术治疗。
篇名。出《慎斋遗书》卷十。该书把口腔与咽喉病并为一篇,称为喉口。
食疗著作。见《费氏食养》条。
见《河北中药手册》。为穿山龙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天麻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刺楸树皮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多由肝胆两经热郁化火所致。自觉耳中作胀,或兼疼痛。治宜清肝胆实热。用龙胆泻肝汤加羚羊角(磨水冲服)。
病名。因劳损伤心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心劳者,忽忽喜忘,大便苦难,或时鸭溏,口内生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证治》:“心劳实热,口舌生疮,大便闭涩不通,心满闷,小肠热。”可用泄热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