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重楼玉钥条。
医史参考读物。2卷。杨蔚编。刊于1922年。本书按古音韵顺序,收集有关医学源流和史料,编成四言歌诀,其下注明出处。但内容比较繁芜零乱,并杂有神话传奇诸说。
即水肿。《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骛溏,胃气衰则身肿。”“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本病有风寒身肿、寒湿身肿、湿热身肿、燥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证名。指热郁气逆所致的心痛。《活法机要·心痛证》:“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出,知为热也。其脉浮大而洪,当灸太溪及昆仑,谓表里俱泻之,是谓热病汗不出,引热下行,表汗通身而出者愈也。
出《新修本草》。为连翘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即疠风,外表有白色泥土状者。
出汉·马王堆医书《五十二病方》。指房事。
出《针灸集成》。即疝气穴。见该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狂越。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