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解郁
即疏肝。详该条。
即疏肝。详该条。
【生卒】:1522~?【介绍】:明代医家。字仲行,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因前、后两妻及子女五人病死而发愤学医,尤精心于《伤寒论》。对于伤寒学有相当研究,特别推崇张仲景,认为《伤寒论》经王叔和编次,已有
经验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茯苓、水蛭(滑石烫)、干漆(炭)、雷丸、大黄、僵蚕或蚕蛹(炒)、桃仁、黄连、牡丹皮、川乌、芫花(醋制)、橘红、五灵脂流浸膏。制成蜜丸,每丸重5克,每服1丸,1日2~3次,
【生卒】:1614~?【介绍】:明末清初医家。字丽京,一字景宣,号讲山。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六七岁即能诗,及长为贡生,文名振于时,为“西泠十子”之一。因自疗母疾而知医。明亡,于
【介绍】:见窦杰条。
痈疽五善之一。精神清爽,声和舌润,疮痬虽疼痛但口不渴,动息自宁者为心善。《外科正宗》:“心善精神爽,言清舌润鲜,疮疼兼不渴,睡醒得安然。”
①指腹前壁的皮肤。《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②中药名。大腹皮的简称。
病证名。即中马毒,详该条。
病证名。指经血妄行,即妇女的血崩病。由于阳盛阴虚,迫血妄行而成。《素问·阴阳别论》:“阴虚阳搏,谓之崩。”参见血崩条。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下颌部,承浆穴外开1寸,当颏孔处。布有面神经,颏神经和面、颏动、静脉分支。主治黄疸,面瘫,齿痛,唇口疔疮;以及齿龈溃烂,三叉神经痛等。直刺0.3~0.5寸。
见顾允若《妇科辑要》卷四:“有妊娠按月经来,而无伤胎元者,名曰盛胎,俗名鼠胎。”即激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