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田字草

田字草

见《本草纲目》。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灰黑舌尖

    舌尖灰黑,中渐红至根,是胃有食滞、胸膈热盛之候。宜缓下调胃。若里结已成,当通里攻下(见《伤寒舌鉴》)。

  • 下病上取

    一种与病气上下相反的治法。《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下,取之上。”指病证的表现、部位偏于下,从临床主证所在部位以上的脏腑或体表,用药物或针灸进行治疗。如癃闭因于中气不足者,用补中益气法;

  • 蟹睛翳

    病证名。见南京中医学院编《中医学概论》。即蟹睛。详该条。

  • 风寒胁痛

    病证名。指因感受风寒而致的胁肋疼痛。见《东医宝鉴》卷三。《类证治裁·胁痛》:“风寒者,外感之邪,留著胁下,小柴胡汤加桔梗、枳壳。”参见外感胁痛、感冒胁痛条。

  • 宗气泄

    即宗气外泄。其表现为气喘,虚里部位(心尖搏动处)跳动太过,动而应衣、多伴有痰瘀或心阳不足见证。常见于心功能不全的疾病。《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左乳下,……其动应衣,宗气

  • 眉心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眉心疔。见该条。

  • 不退位

    运气术语。谓主司之六气过时而不退,继行其令,引致该气的延长。《素问遗篇·本病论》:“所谓不退者,即天数未终,即天数有余,名曰复布政,故名曰再治天也,即天令如故而不退位也。”

  • 清胰汤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南开医院)。柴胡、白芍药、生大黄(后下)各15克,黄芩、胡黄连、木香、延胡索、芒硝(冲服)各9克。水煎服。功能舒肝理气,清热通便。治急性单纯性胰腺炎。

  • 刘赞(yūn 晕)

    【生卒】:十世纪【介绍】:北宋医生,擅长骨伤科,为翰林医学。据载天武右厢都指挥使韩昰在战争中左股部中箭不出近三十年,行走困难。1004年(景德初)经刘赟治疗,敷药后箭矢出,行走如故。后任医官。

  • 穿心疔

    病名。①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井疽局部肿痛躁热者。见井疽条。②见《枕藏外科钞》。即涌泉疽。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