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瓠
出《诗经》。即瓠子,详该条。
出《诗经》。即瓠子,详该条。
病名。出《寿世保元》卷五。即癫疝。见该条。
出《史记·扁鹊列传》。泛指病邪所积聚之处。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五。即涌泉疽。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肩井。见该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肚拉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6卷。清·黄统、龚自璋合辑。刊于1851年。卷1治身体各症;卷2治妇女各症;卷3治小儿各症;卷4治痧、疫、时症等;卷5治外科及跌打损伤;卷6补遗。书中共列病症(或药方)子目2600余条,1800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睡莲之别名,详该条。
由寒湿侵袭所致的慢性痹证。因寒邪使气血凝泣不通,湿邪又粘腻滞著不移,两邪相合,可致肌肤疼痛、关节挛痹,并有痛处固定、病程缠绵的特点,故名。
①脉中的精气。《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②出《素问·气府论》,即经气。详该条。
痰证之一。指因火痰而致躁烦不宁的病证。《重订通俗伤寒论·夹痰伤寒》:“咳嗽不爽,胸中气闷,夜不得眠,烦躁不宁者,此火痰郁遏胸膈也。名曰痰躁。”治宜豁痰降火。方用陷胸、泻心汤等。参见痰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