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蠹疽。见该条。
见《外台秘要》卷二十。即葶苈丸第一方,见葶苈丸条。
【介绍】:宋代人。著有《混俗颐生录》二卷,已佚。
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其形如风疹,发痒。
指食纳虽少但体肥胖的病态。《脾胃论》:“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
病证名。指感受暑邪而病及心脾者。《证治汇补·暑症章》:“兼恶寒发热而渐厥者,为心脾中暑症。”参见暑病条。
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二。即食喘。详该条。
《理虚元鉴》卷五方。獭爪(醋炙,为末),獭肝(阴干),生地黄,龟板,麦门冬,沙参,银柴胡,地骨皮,百部,牡丹皮,桔梗,炙甘草。研末为丸,每服五至七分,入煎剂融化送下。治传尸劳。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即柏子仁,详该条。
【介绍】:北宋医生。号敷水处士。精通医术,平时常以药济人。据载1004~1007年(景德年间)曾奉召为万安太后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