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王幼孙

王幼孙

【生卒】:约1180~1256

【介绍】:

宋代医家。字季稚。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撰《简便方》1卷,已佚。

猜你喜欢

  • 支秉中

    【介绍】:明代医生。字改斋。履籍不详。擅长小儿科,著有《保婴直指》(佚)、《痘疹玄机》四卷。对于痘疹,主张不泥守前人的方剂,应当根据人的气血虚实寒热以及痘疹的多少轻重等不同情况,灵活施治。

  • 牛角胎

    见《本草纲目》。即牛角,详该条。

  • 肾精

    指肾脏所藏的元精,属肾阴的范围。

  • 噤口痧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噤口痧》:“默默不语,语亦无声,形如哑子。此乃痧气壅盛,热痰上升,阻逆气管,故咽喉闭塞而然。治宜先放其痧,审其肺肾脾三经之脉为要。然后推详余经之脉,则知病之所本矣。”方用三香散、

  • 爪法

    ①刺法名。指针刺时,以拇指指甲爪掐穴位便于准确进针的方法。《针经指南》:“爪者,凡下针,用手指着力置针有准也。”本法源于《素问·离合真邪论》“抓而下之”。②推拿手法。即掐法,《肘后备急方·救卒中恶死方

  • 响惊

    病证名。惊风之一。清·许宣治《许氏幼科七种》谓小惊风发搐“发热目窜,忽然抽掣啼叫者,俗名响惊。”治宜清痰热,平肝风。用《怡堂散记》方:连翘、赤芍药、炒山栀、天麻、钩藤勾、桔红、半夏、代赭石、茯苓、甘草

  • 寒草

    见《福建中草药》。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

  • 曲颊

    又名曲牙。颊,是面的两旁,因其屈而向前,故称曲颊。相当于下颔骨角。《灵枢·本输》:“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

  • 球后

    经外奇穴名。位于眶下缘的外1/4与内3/4交点处。布有面神经分支及颧面神经分支,眶下神经和眶下动、静脉。主治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近视,青光眼,玻璃体混浊,内斜视等。直刺,嘱病人眼向上看,固定眼球,朝

  • 叶法善

    【生卒】:616~724【介绍】:唐代炼丹家,知医。括州括苍(今浙江丽水)人。自曾祖三代为道士,皆有摄养之术。658年,高宗召合炼黄白,法善上言:“金丹难就,徒费财物,有亏政理,请核其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