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猪疔

猪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形圆而小,疮口内有油者。治同疔疮

猜你喜欢

  • 痘色淡白

    病证名。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痘疮灌浆,其色淡白,疱疹颗粒形而尖圆,根无晕红者。多由营血太亏,元气不足所致。治以大补气血,托毒外出为主。宜用人参、当归、鹿茸之类。

  • 摊地莓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三月泡之别名,详该条。

  • 经从上逆

    病证名。指经期血从上逆,以致口鼻出血。曾鼎《妇科指归》:“经来时,忽从口鼻出者,因多食椒姜热极,火升血逆而上。治宜清热凉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参见逆经条。

  • 旋转屈伸法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主要用于矫正骨折断端的旋转成角畸形。如骨折发生旋转移位时,可将肢体的远折段绕着近折段纵轴进行逆向旋转,使之复位;有些近关节骨折发生成角移位时,可将该关节屈曲或伸直,使之复位。

  • 桑枝灸法

    出《疡科选粹》卷一。即桑柴火烘法。见该条。

  • 水碱

    见《本经逢原》。为灰碱之别名,详该条。

  • 本草通玄

    药物学著作。2卷。明·李中梓撰。约刊于明末。1667年又经尤乘增订,收入《士材三书》中。李氏将药物分为草、谷、木、菜、果、寓木、苞木、虫、鳞、介、禽、兽、人及金石等14部,共收药物341种。重点叙述了

  • 经前便血

    病证名。见《简明中医妇科学》。指每月行经前一、二日,大便下血。多因素嗜辛辣燥血之物,热郁肠中,大肠与胞宫并域而居,当经行之前,胞中气血俱盛,引动肠中郁热,因而迫血下行所致。症见经前大便下血,色深红,面

  • 四大绝证

    指外科的舌疳、失荣、乳岩和肾岩翻花四种疑难疾患。详见四绝及舌疳各条。

  • 鹅儿肠菜

    见《本草纲目》。为繁缕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