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唐千顷条。
病名。见《外科理例》卷五。即发于环跳穴的附骨疽。详附骨疽条。
骨名,即桡、尺骨的统称,参见臂骨条。
指方剂中各个药物的用量相等。
证名。指腿部肌肉、筋脉或关节间作痛。《张氏医通·腿痛》:“腿痛亦属六经。……痛有血虚、血寒、寒湿、风湿、湿热流注、阴虚阳虚、肾虚风袭之殊。”因寒者,症见腿痛轻甚,或麻,或肿,恶寒喜暖,宜温散为主,方用
见疡医证治准绳条。
①出《神农本草经》。为石菖蒲之别名,详该条。②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冒阳,即复溜。见该条。
【介绍】:西汉时医生。为淳于意的弟子,当过济北王的侍医。
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因寒湿乘虚入里,而致小便不通。因先天禀赋不足,元气衰微,气化不宣,水道不能通调,而致小便不通。症见神疲、声低、面唇色淡、舌润、指纹淡红。治宜培补元气,温化利水。用五苓散合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雾水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