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热痰嗽

猜你喜欢

  • 露珠

    见《医学入门》。怀孕一月,胎元初成,形如露珠,故名。

  • 雷实

    出《吴普本草》。为雷丸之别名,详该条。

  • 泾溲

    ①泛指小便。《素问·调经论》:“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吴崑注:“泾,水行有常也;溲,溺溲也。”即常行的小便不利。②指大便和小便。《素问经注节解》:“泾,大便也。溲,小便也。”③泾作经。《素问经注节

  • 酒厥

    厥证之一。指酒后四肢厥冷,不省人事的病证。《证治汇补·伤酒章》:“大醉之后,忽然战慄,手足厥冷,不省人事,名曰酒厥。”又“酒后发厥,四肢俱冷,不省,先以姜汤灌下,然后服药,不可即投寒剂。”《杂病源流犀

  • 湿热便血

    病证名。见《金匮翼》卷二。多因饮酒嗜辛,胃中蕴积湿热,下注大肠,灼伤阴络所致。《石室秘录·通治法》:“血之下也,必非无故。非湿热之相侵,即酒毒之深结。若不逐去其湿热、酒毒,而徒尚止涩之味,吾未见其下血

  • 气宜

    宜,适宜。指根据与五脏相通应的六气的病机特点而采取适宜的治疗措施。《素问·至真要大论》:“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

  • 润燥腐腻

    望舌苔的基本内容之一。润燥是诊察津液的盈亏。润指舌苔湿润,说明津液尚充,但若苔润而厚,则表明有湿邪。燥指舌苔干燥,不论见于何种舌苔,均表明津液已伤。腐腻主要是诊察胃阳的标志。腐是胃的阳气有余,能鼓动胃

  • 浑身麻木

    证名。指自觉全身肢体麻木不适感。多由气血不充,卫气不行,或痰湿,或气郁血瘀所致。《兰室秘藏》卷二:“浑身麻木不仁,或头面手足肘背,或腿脚麻木不仁。”可用神效黄芪汤等。《杂病源流犀烛·麻木源流》:“有浑

  • 伤寒提钩

    见医述条。

  • 上征

    运气术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征为火音,故上征指少阴君火或少阳相火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