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太医院所属一机构名称。其任务是受纳、储存和保管全国各地送来的药材。库内设大使和副使管理该机构。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泽兰之别名,详该条。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忧气,则不可极作,暮卧不安席。”参见七气、九气条。
病证名。指风痰壅盛于肺所致的咳嗽。《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风痰嗽……直至嗽顿吐饮食痰物伏出尽,方少定。乃肝木克脾土,风痰壅盛。”治宜祛风豁痰。方用青州白圆子加天麻、全蝎、僵蚕等。参见咳嗽、痰嗽
出《灵枢·本藏篇》。又名牙床。即口腔内载齿之骨,分上、下两部分。即今之牙槽骨。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职务,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拔毒散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山大颜之别名,详山大颜条。
验方著作。1卷。清·沈维基撰于1767年。书中共载验方46首,均系作者试用有效者,方后附若干验案。书末附《胎产良方》,亦多属经验方。现有《三三医书》本。
病名。即关节面失去了正常连接。见《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五。又名脱位、出臼、骨出、脱髎、脱骱、骱失。多因跌打、坠撞所致。按病因可分为外伤性、习惯性、病理性及先天性脱臼四种。以外伤性为多见。按脱出程度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