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亦是宿翳,若隐若现,或片或点,留于风轮,色光白而甚薄,看虽易治,其实不然。”详宿翳条、冰瑕翳条。
证名。水肿病证状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也称肢肿。又可因脾郁、气血不调而致。详结阳、皮水、肢肿等条。
足阳明胃经之简称。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螳螂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圣济总录》。即下巨虚,见该条。
见《正体类要》卷下。即参苏饮第二方,见参苏饮条。
见《中药志》。为北沙参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见《崇文总目》。1卷,已佚。
病名。《竹林寺女科秘方》:“妇人胎前痰气多者,此症因三焦火盛,故痰气盛,宜用竹沥汤,火降则痰消矣。”(竹沥水冲服之)
出《本草图经》。即黄明胶,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