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图经》。即大豆黄卷,详该条。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鼻疳疮。详该条。
《银海精微》卷上方。当归、甘草、大黄、赤芍药、菊花、苍术、桑螵蛸、羌活、麻黄、茺蔚子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水煎,食后服,或温酒调下。治眼红痛,有血翳壅肿。如热甚,加大黄、朴硝。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胆木之别名,详该条。
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七。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民族药著作。贺廷超等编。载药224种。按彝医传统用药习惯分为肉、鱼蛇、虫、胆、骨、油、血、心肝肺肠、肾鞭胎卵、分泌物、皮毛、排泄物等12类。并介绍每种药在其它民族医的用药情况,主治、性味、功效等的异同
解剖部位名。即肩锁关节。
见《湖南药物志》。为罗裙带之别名,详该条。
出《石药尔雅》。为雌黄之别名,详该条。
①读(nèi)。里面。与外相对。《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②音那(nà)。古同纳。①受纳、纳入。《灵枢·营气》:“营气之道,内谷为宝。”②进针、下针。《素问·八正神明论》:“以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