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激光针灸

激光针灸

用小功率输出的激光束产生生物刺激作用以代替针刺或艾灸的治疗方法。以激光为刺激源,穴位刺激点。它的刺激作用,包括光化作用后的化学刺激,光热作用后的热刺激和光压作用后的机械刺激。小剂量刺激具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刺激具有抑制作用。其剂量的大小,多与激光的波长、功率、照射时间和照射部位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常用的二氧化碳激光,其波长为10.6μM,是一种远红外光,它极易被生物组织所吸收(吸收系数为200),产生强而非穿透性的表面热,适用于穴位表面刺激;YAG激光,波长为1.06μM,为近红外激光,它穿透生物组织的能力很强,能在生物组织内部产生热量;氦氖激光的穿透力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另有一种准分子激光,其输出为紫外光,素有“冷光”之称,其主要作用为光化作用。激光应用于针灸临床,必须结合经络、穴位进行。适用于一般针灸适应病症,但要“对症下光”。本法无疼痛、感染之虞,受患者欢迎。

猜你喜欢

  • 稠痰

    痰证之一。《不居集》卷十七:“稠痰,饮食衣褥过厚,火蒸津液成痰稠浊,又有火郁于心肺。”宜用海石、瓜蒌、半夏、诃子、杏仁、贝母、五倍子等。参见痰证条。

  • 终之气

    即主气之第六气。出《素问·六微旨大论》。又称六之气。为太阳寒水之气,主冬至前后各30日又43.75刻。亦即小雪至大寒,其中包括大雪、冬至、小寒三个节气。参见主气条。

  • 月饮疮

    出《肘后方》卷五,即旋耳疮,详该条。

  • 尿白

    病证名。出《婴童百问》。指小儿小便初下色黄赤,落地良久凝如白膏者(《幼幼集成》)。多因乳食伤脾,脾不散精,湿热内蕴,清浊相干,下注膀胱所致;亦有因肺脾气虚而产生的。脾伤湿蕴者,治宜健脾分利,用胃苓丸;

  • 经水涩少

    见《丹溪心法》。即月经过少。详该条。

  • 九死

    指虚劳病九种危重证候。即手足色青,四肢久肿,脉枯齿干,声音散漫,鼻孔虚张,唇寒宣露,唇肿齿焦,手循衣缝,汗出不流,舌卷卵缩。供参。

  • 狗骨木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黄根之别名,详该条。

  • 冬桑叶

    见《本草正义》。为桑叶之处方名,详该条。

  • 脓漏

    病名。①《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诸漏皆有脓汁,此漏独以脓为名者,是诸疮久不瘥成漏,而重为热毒气停积生脓常不绝,故谓之脓漏也。”②《外科启玄》卷十二:“脓漏其根在胆,因不遂志而得之。”属瘰疬之类,指淋

  • 十二井穴

    ①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总称十二井穴。即:少商(肺),商阳(大肠),厉兑(胃),隐白(脾),少冲(心),少泽(小肠),至阴(膀胱),涌泉(肾),中冲(心包),关冲(三焦),足窍阴(胆),大敦(肝)。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