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绛梨木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按条。
指阴蹻脉。《素问·刺腰痛论》:“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王冰注:“昌阳之脉,阴蹻脉也,阴蹻者,足少阴之别也。”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怀远人。参见朱肯堂条。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见《疡医大全》三十六卷。详颊车蹉条。
即四花与患门两穴之联称。详各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六。即腰椎伤折,详见腰骨损断。
证名。①指阴茎长举不痿,精液自泄者。见《张氏医通·杂门》。又名强中。详该条。②指男女房劳后,吐舌不收者。治宜大补真阴,如鳖甲、阿胶、元参、芝麻、牛角腮、猪脊髓、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女贞子等。或用梅
【介绍】:宋代医家。字敬民,双凤里(今江苏太仓)人。精于医术,善治垂危病人。曾被荐为医师。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马兜铃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