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中药炮制法之一。用少量清水将药物湿润,让水分逐渐渗透入内,使之发软。有些药物,浸泡后药性易于走失者,宜用此法。

猜你喜欢

  • 手痈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手心毒。见该条。

  • 缩胎

    出《医学纲目》卷三十五。即缩儿胎。详该条。

  • 心肺之部

    针刺的分部,指皮肉浅层。《难经·七十难》:“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因皮肤、血脉与心、肺相应,故称。

  • 郑声

    证名。指患者语言重复,语声低弱,若断若续的危重症象。多见于疾病晚期,因正气虚衰,精神散乱,以致神识不清,不能自主。《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伤寒绪论》

  • 追风七

    见《陕西中草药》。为蓝布正之别名。详该条。

  • 摊地莓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三月泡之别名,详该条。

  • 朱巽

    【介绍】:明代医家。字虚方。宛陵(安徽宣城一带)人。曾把古人关于治疗痘疹的要论以及家传治疗痘疹的方诀,加以编述,著成《痘科键》。

  • 胡骏宁

    【介绍】:见胡宪丰条。

  • 桑木灸

    灸法之一种,即桑柴火烘法,详该条。

  • 胎中病

    即胎疾。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