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湿毒

湿毒

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湿气郁积成毒而致病。其特点为慢性过程,病灶渗出物多并较难愈合。如湿毒积于肠而下注,可致湿毒便血;湿毒下注于肌肤,则小腿溃烂流水,称湿毒流注

猜你喜欢

  • 同唾。详该条。

  • 医宗金鉴

    丛书。90卷,15种。是清乾隆年间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大型医学丛书。吴谦等主编。刊于1742年。全书采辑自《内经》至清代诸家医书,“分门聚类,删其驳杂,采其精粹,发其余蕴,补其未备”(见卷首奏疏)。内容有

  • 羊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形长而白色,有寒热,证治同疔疮。

  • 送下

    即送服。详该条。

  • 肾足少阴经病证

    病证名。因足少阴肾经经气异常所致。《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欬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 针灸素难要旨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节要》、《针灸要旨》。明·高武撰。刊于1531年。共3卷。本书系将《黄帝内经》与《难经》中有关针灸的部分论述分类汇编而成。内容以针灸理论及经脉流注为主。除高氏本人有个别按语外,没有

  • 肺朝百脉

    朝,朝向、会合之意。指全身血液都要流经于肺。《素问·经脉别论》:“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肺主气,心主血,由于肺气的贯通百脉,故能协助心脏主持血液循环。《类经》:“经脉流通,必由于气,气主于

  • 足蹬法

    即足牮法。详该条。

  • 吴樽(zūn 尊)

    【介绍】:见吴尚先条。

  • 常用丸散膏丹手册

    方书。秦伯未、张赞臣编。此书汇选常用内服、外用丸、散、膏、丹、药酒、动物胶、花露、曲类中成药259种,每方介绍处方、制法及适应症。简明扼要,切合实用。1955年由上海中医书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