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温和灸

温和灸

悬起灸之一种。是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寸左右距离,使患者有温热而无灼痛的一种方法。亦有认为相对烧灼灸而言,凡可使患者产生温热感觉的灸法,均称为温和灸。一般每次灸至皮肤潮红为止。用于一般灸法适应症。

猜你喜欢

  • 大活血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红藤之别名,详该条。

  • 白黄

    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颜色干枯,目下赤、口干舌缩,心中恍惚,四肢烦重,此是白黄。”治用灸烙法,内服地黄当归汤。参黄疸有关条。

  • 手少阳之正

    出《灵枢·经别》。即手少阳经别,见该条。

  • 留行子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王不留行之处方名,详该条。

  • 肺虚寒证

    指肺气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肺大肠经虚实寒热证治》:“肺寒虚,逆满,上气,咽中闷塞,寒从背起,口中如含冰雪,语无音声,舌本干燥,吐沫,唾血,不能饮食。”《圣济

  • 北山黄公

    【介绍】:隋代医生。履贯不详。治疗疾病时,首先重视调理病人的饮食和睡眠休息,而后给予针灸和药物治疗。

  • 五不男之一。指两性畸形,影响生育。参见五不男条。

  • 王孟玉

    【介绍】:见王璆条。

  • 群芳谱·药谱

    见二如亭群芳谱·药谱条。

  • 鹅口疳

    出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即鹅口疮。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