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篇名。论述水谷所化之津液各走其道,分而为溺、为汗、为泣、为唾、为髓,是为津液之五别。津液五别之道失常,癃闭而不通,则为水胀之病,故名。
证名。清·陈士铎《石室秘籙》:“视各物倒置,人又无病。”参见目妄见、视惑等条。
人体部位名。古人解、骱通用。同节骱,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即关节,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字士弱。四川成都人。他在医学思想上,独尊古方古论,认为金元时代各医家著述是违背经典之作。编有《重证本草单方》一书,反映了一些保守和泥古思想。
【介绍】:清代医家。字缉庵,又字霞城。浙江余姚人。研究虚损证,撰有《虚损启微》(1761年)书,并与施雯(淡宁)、严洁(西亭)合纂(盘珠集胎产证治》一书。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水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运气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阴干所统之年岁运不及,虽司天之气为岁运所克胜,但由于岁运不及,其气衰弱,不能克胜司天之气,于是司天之气不受克而得主其政,称为“得政”。如乙巳年金运不及,虽司天的厥阴风木为
《证治准绳·疡医》卷二方。黄芪(盐水炙)二钱,熟地黄(酒拌)、人参、茯苓、炙甘草各五分,芍药(炒)、川芎、官桂、远志(去心,炒)、当归(酒拌)各八分,麦门冬(去心)五分。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食
病证名。“因阴虚不足,滞而不行,血至午后则敛,而气不充其血”(《古今医统》),故于午后视物昏朦。宜滋阴、益气、补血,用回阳汤加减。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一:“坤为下睑,络通胃腑,脏属于脾……,脾胃相为表里,主腐熟水谷,保合太和,司培元气,曰资生廓。”由于脾胃具有腐熟水谷,吸收运送营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