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洟(yí 夷)

洟(yí 夷)

古作(tì涕)。同涕。《礼记内则》:“不敢唾洟。”涕本又作洟(《释文》)。《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六“涕甚曰洟”,指鼻涕增多者。

猜你喜欢

  • 站裆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少林内功》。两足分开,宽于两肩,足尖略内收,前胸微挺,后臀要蓄,两手后伸,挺时翘掌,四指并拢,拇指外分,两目平视,呼吸随意。

  • 麻里果

    见《云南中草药》。为野冬青果之别名,详该条。

  • 小户嫁痛

    病名,出《千金要方》卷三,亦名小户嫁。指妇女阴户小,性交时疼痛。《女科经纶》卷八:“妇人小户嫁痛连日,方用甘草、生姜、白芍、桂心、酒煮温服。又方疗嫁痛:一味牛膝或一味大黄,酒煮服。又乌贼鱼骨烧末,酒吞

  • 甘温除热

    用甘温药治疗因虚而身热的方法。如气虚发热,症见身热有汗、渴欲热饮、少气懒言,舌嫩色淡,脉虚大者,用补中益气汤。产后或劳倦内伤发热,症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舌淡红,脉洪大而虚,用当归补血汤。

  • 神妙佛手散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即芎汤第一方,见芎汤条。

  • 风头眩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指头晕目眩。多由血气亏损,风邪上乘所致。《圣济总录》卷十六:“风头眩之状,头与目俱运是也。五脏六腑之精华,皆见于目,上注于头。风邪鼓于上,脑转而目系急,使真气不能上达

  • 归芍异功散

    见《类证治裁》卷七。即归芍异功汤作散剂。治证同。见归芍异功汤条。

  • 痰燥

    痰症之一。指因痰火而致烦躁的病证。《万病回春·痰饮》:“痰燥者,痰火作热烦躁也。”方用加减温胆汤等。参见痰躁、痰证条。

  • 经候不调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 中风失音

    病证名。系指由中风,邪中经络脏腑,经络瘀滞痹阻所致之失音者。《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故卒然无音,皆由风邪所伤。”《本草纲目》桂、牡桂、附方:“中风失音,桂着舌下,咽汁。”参见舌瘖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