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
中药炮制法之一。用水洗去药物表面附着的泥沙或其他杂质。
中药炮制法之一。用水洗去药物表面附着的泥沙或其他杂质。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一方。白丁香二十一个,轻粉、滑石、乳香各半钱,巴豆(烧存性)三十个。为末,煮糊为丸,黍米大,每服一至二丸,柳心七个煎汤送下。治小儿血癖。
病证名。见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小儿热病经汗下后,表里之热俱退,而复发热者,谓之余热。乃阴阳气血俱虚所致。治宜滋补退热。血虚热甚者,用当归补血汤加味;气虚而恶寒发热者,用补中益气汤;阴虚而热者,用四
【生卒】:1798~1862【介绍】:清代医家。字旭高,晚号退思居士。江苏无锡人。学医于舅父高锦庭,钻研各家医书,先以疡科闻名,后又专门内科,善于化裁古方,医理主要宗张仲景。撰述医书有《西溪书屋夜话录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金创。详该条。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西藏吉雪人。著有《医学源流》。
五善之一。口和不渴,小便清长者为肾善(见《外科正宗》)。
病名。指阴阳之气阻塞不通所致的疾患。《华氏中藏经·阴阳否格论》:“否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阳奔于上则燔,脾肺生其疸也,其色黄赤,皆起于阳极也;阴走于下则冰,肾肝生其厥也,其色青黑,皆发于阴极也。疸为黄
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出《针灸甲乙经》。即承扶,见该条。②出《针灸甲乙经》。即大赫,见该条。
证名。出《素问·气厥论》。指鼻涕浓稠秽浊,多因肺热或胆热所致,常见于鼻渊等病。
标本治法。指疾病比较轻浅的,用药可兼顾主症,兼症,或标病、本病同时治疗。《素问·标本病传论》:“间者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