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阴脾经。详该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玉龙鞭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即猫眼疮。详该条。
痿证之一。亦称心痿。由于心热火炎,血气上逆,下部血脉空虚;或悲哀太甚,阳气内动,屡屡失血,脉失濡养所致。症见四肢关节如折,不能举动,足胫软弱,不能着地站立。《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心气热,则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枸杞叶之别名,详枸杞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骨空论》。齿龈的根部。
病名。《素问·玉机真脏论》:“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又名瘕疝、蛊。因风邪化热传于下焦,与湿相合而致,其症小腹部热痛,溺窍流出白色粘液,宜用五苓散之类。因风寒与腹内气血相结而致。症为腹皮隆起,推之可移
即下午,申时。《灵枢·病传》:“夏早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