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泄脓血

泄脓血

证名。又称便脓血圊脓血。《中藏经》卷上:“小肠实则伤热,热则口生疮,虚则生寒,寒则泄脓血。”泄脓血有因寒因热之别。详便脓血条。

猜你喜欢

  • 医方经验汇编

    书名。清末余奉仙撰。全书分51章。1~5章阐述四诊、用药等说,其余分述风痫、风寒、时气、温疫及各种异型疫病证治经验200余条;各症论述病因、证候,并列治疗方药及经治医案,对疫病证治,有独到之处,案语亦

  • 牡痔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症为肛边生痔,如枣大,时痛时痒,或下脓血;或肛内生小肉,上有孔窍,根蒂较小。相当于肛漏或混合痔。

  • 产后汗出

    病证名。清·王实颖《新产证治》:“产后汗出不止。由劳伤脾,惊伤心,怒伤肝,患此三者,不宜即加敛汗之药,但令神安则汗自止。且血块作痛,芪术未可遽加。凡产毕,先服生化汤两帖,以消块,继服调卫止汗汤(黄芪、

  • 黄鹂芽

    见《植物名实图考》。即黄练芽,详该条。

  • 水谷之气

    简称谷气,详该条。

  • 刺桐皮

    见《中药材手册》。为海桐皮之别名,详该条。

  • 方约之

    【介绍】:见方广条。

  • 八味肾气丸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即肾气丸,见该条。

  • 花乳石

    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即花蕊石,详该条。

  • 桂枝新加汤

    即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