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痧要略
见痧法备旨条。
见痧法备旨条。
病证名。又名季春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足太阴之筋,……其病足大指(趾)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下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桔梗,详该条。
见理瀹骈文摘要条。
见疮疡经验全书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即疳湿。详该条。
【介绍】:见黄燕台条。
病证名。又称气泄。指气机郁滞所致的泄泻,包括七情过极所致者。《证治要诀·大小腑门》:“气泻肠鸣,气走胸膈,痞闷腹急而痛,泻则腹下须臾又急,亦有腹急气塞而不通者。此由中脘停滞,气不流转,水谷不分所致。”
【介绍】:见王协中条。
①即掌、指(或跖、趾)背(阳)面的肉,与其腹(阴)面肉相对而言。②肌肉的内层,呈赤色,故名。
①泛指切脉时指下有脉的跳动感。②疮疡辨脓扪诊方法之一。即引手。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