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沈氏葛朴汤

猜你喜欢

  • 耶律庶成

    【介绍】:辽代医家,契丹族。字喜隐。精通汉文,1032年(重熙初)为枢密直学士。契丹原为游牧民族,尚少专门医药卫生设置和书籍,医药水平较低。兴宗耶律宗真命其将汉族地区医药方脉书籍译成契丹文,广为传播,

  • 狗夺子

    出《滇南本草》。为狗筋蔓之别名,详该条。

  • 立位

    指接受针灸治疗时患者的体位。在站立姿势下取穴或施术。如中暑取委中刺血,经常采用这种体位。由于立位容易引起晕针,故较少用。

  • 止疟丹

    《医学心悟》卷三方。常山(酒炒)、草果仁(去壳)、半夏曲(姜汁炒)、香附(酒炒)、青皮(醋炒)各四两。为细末,用神曲十二两,米饮煮糊为丸,弹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至二丸,大枣五至六枚煎汤送下。治疟疾。

  • 清热解暑

    用清热药结合解暑药治疗外感暑热的方法。临床表现头痛、身热、有汗、烦渴、小便黄赤,苔薄而黄,脉浮数等。常用药如鲜荷叶、扁豆花、青蒿、香薷、金银花、连翘、芦根、黄连等代表方如黄连香薷饮、新加香薷饮等。

  • 血虚

    体内血分亏损。常因失血过多,思虑过度,寄生虫,或脏腑虚损,不能化生精微所致。临床表现为面白无华,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脉细无力等症。治宜补血为主,或补气益血。详见血虚证各条。

  • 鬓疽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四。指有头疽生于鬓角,属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二经。由相火妄动,外感风热而发。初起宜服柴胡清肝汤、或鼠粘子汤;脓成者宜服托里消毒散。外治初用二味拔毒散。余证治见有头疽及额疽。

  • 增减旋覆代赭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旋覆花(包煎)、代赭石各三钱,炒吴茱萸一分,黄连六分,制香附二钱,半夏、陈皮各一钱半,沉香汁(冲)二匙。先用竹茹四钱,鲜枇杷叶(去毛)一两,煎汤代水,再入诸药煎服。治痰涎壅甚,心

  • 飞经走气

    ①针刺术语。指针感沿经传导。金·窦汉卿《金针赋》:“若夫过关过节,催运气,以飞经走气。”②小儿推拿方法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又名飞金走气。操作方法有四种:①先运五经穴,后张开五指在内关拍打,再推心

  • 七叶麻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蒴藋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