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右之
【介绍】:
见汪淇条。
【介绍】:
见汪淇条。
关节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髋关节,详髀枢条。
【介绍】:南宋医家。字履道。汾州(今山西汾阳)人。精于医药,由于本人患病,奋而学医试药,深有所得。集有《十便良方》40卷(全名《备全古今十便良方》),用药简当,便于应用。
古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脱肛。详脱肛条。
由失血、贫血或肝血不足而内生的风证。参虚风内动条。
病证名。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妇人阴中生核,肿大不消,此亦阴挺之类,用蚌蛤肉塞阴中,日换数次,早服补中益气汤,晚服龙胆泻肝汤,连服数日即消;消后再用四物汤加柴胡、山栀、龙胆草调理。”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腹水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生平履贯未详。撰有《资蒙医经》一书。
①治法,出《素问遗篇·刺法论》。凡气血上逆,阳气过亢、虚火上炎所致的证候,可采用降法。如和胃降逆、滋阴降火、平肝潜阳等均属本法范围。②药物的沉降作用。如苏子、枳实、寒水石等。
脉象之一。脉来绷紧,状如车绳转索,多见于寒邪、痛证、宿食。《濒湖脉学》:“紧为诸痛主于寒,喘咳风痫吐冷痰,浮紧表寒须发越,紧沉温散自然安。”
指针刺时持针操作的手。一般多用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