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芜菁之别名,详该条。
即百日咳。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柿蒂之别名,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廊菌之别名,详该条。
见《泉州本草》。为算盘子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又名舌涩。系指舌体转动不灵语言蹇涩之谓。多因脾胃积热,津液灼伤所致。症见舌体卷缩,转动不灵,言语不清。治宜清热生津,治宜导赤散加减。或升麻葛根汤加薄荷、黄芩、枯梗等。若因中风、暑痉之痰阻心窍者,
即白散,见该条。
即拯阴理劳汤,见该条。
古病名。指筋脉伤损败绝的疾患。《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华氏中藏经》卷中:“
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即穿山甲,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