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阳明腑证。详该条。
指秋月感受湿热或燥热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秋月咳嗽,秋月咳而身热自汗,口干便赤,脉虚而洪者,白虎汤;身热而烦,气高而短,心下痞满,四肢困倦,精神短少,香薷饮;若病邪既去,宜补中益气汤加山药、
见《本草汇言》。为石蕊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即眉心疔。见该条。
肌肉之间气行流利通畅。《灵枢·本脏》:“卫气和则分肉解利。”
丛书名。5卷。明·彭用光编。刊于1549年。卷1~2《太素运气脉诀》;卷3《叔和脉诀》;卷4《十二经络脏腑病情药性》;卷5《试效要方并论》。其中《太素脉缺》收罗较全,然颇多糟粕。《试效要方》所选方剂,
病名。见《普济方》卷六十。系指喉风之发病急骤者。详紧喉风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猪苓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台秘要》卷十五。即风引汤第一方,见风引汤条。
《传信适用方》卷二方。炒罂粟壳、当归各四两,炒甘草二两,赤芍药、酸石榴皮、炒地榆各一两。为粗末,每次三钱,水煎,食前服。治痢疾脓血相杂,里急后重,脐腹绞痛,或噤口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