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为血帅

气为血帅

指气对血的推动、统摄和化生的作用。气为阳,是运行的动力;血为阴,是物质的基础。气行血亦行,气虚血亦虚,气滞血亦滞,脾气虚则血失统摄而溢,气火盛则迫血妄行而泄。《本草纲目》卷五十二:“故曰气者血之帅也。气升则升,气降则降;气热则行,气寒则凝。”治疗上,补气摄血行气活血益气固脱等都是这种理论的运用。

猜你喜欢

  • 张千里

    【介绍】:清代医生。字梦卢,又字子方。浙江桐乡人。精于医术,家藏医书数万卷,著有《千里医案》等书。

  • 虾蟆衣

    出《尔雅·郭璞注》。为车前草之别名。详该条。

  • 水瓜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丝瓜之别名,详该条。

  • 穿板疽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涌泉疽。见该条。

  • 双龙摆尾

    小儿推拿方法。出明·周于蕃《幼科推拿妙诀》。又名二龙摆尾。操作方法有三种。①左手屈按儿中指无名指,右手摇其食、小二指。见《小儿推拿秘诀·手上推拿法》。②右手拿儿食指,左手拿小指,往下摇拽。③左手托儿斗

  • 眉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足太阳之上,血气盛则美眉,眉有毫毛。”

  • 白鳗

    见《中国动物图谱·鱼类》。即鳗鲡鱼,详该条。

  • 碎蛇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脆蛇之别名,详该条。

  • 慎斋遗书

    综合性医书。10卷。明·周之干著述。此书由周氏门人整理记录,复由勾吴逋人删释校订,重予编次刊行。卷1~5分述阴阳脏腑、亢害承制、气运经络、望色切脉、辨证施治、二十六字元机、用药权衡、炮制心法、古经解、

  • 侍御医

    隋、唐时期所设的尚药局中一种官职的名称,共4名,官阶六品。专管调和宫庭药物之事,后其职位又降至从六品、正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