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原始》名阴郄。即长强,见该条。
元代医疗机构名称。详见广惠司条。
指血中荣气有热而引起血肉腐坏,血气污浊不清。《素问·风论》:“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皮肤疡溃。”张志聪注:“胕,肉也。……有荣气胕热者,言有因风伤荣气,搏而为热,热出于胕肉之间……。”
病证名。《三因方》:初生寒闭者,由天寒气闭不能啼,切勿断脐,用纸蘸油,点火于脐带下,往来熏之,令火气由脐入腹,使寒得温散,更以热醋汤洗脐带,则气通啼哭如常。参见初生不啼条。
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二。即脾冷涎多。详该条。
小儿五脏病的证候表现。《小儿药证直诀·五藏病》:“肝病,哭叫目直,呵欠,顿闷项急。心病,多叫哭惊悸,手足动摇,发热饮水。脾病,困睡,泄泻,不思饮食。肺病,闷乱哽气,长出气,气短喘息。肾病,无精光畏明,
见.《本经逢原》。即芦叶,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本便方》。为葛根之别名,详该条。
即五疳。详该条。
见《东北资源植物手册》。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