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感受暑热,传入肠胃而致的疾病。见《丹溪心法》卷一。《医林绳墨》卷一:“冒暑者,其人元气有余,但不辞辛苦,暑热冒于肌表,而复传入于里,以成暑病也。是则腹痛水泻,口渴欲饮,心烦躁热,胃与大肠受之,
证名。指婴儿饮乳过多而溢出的症状。亦称呕乳。详该条。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每目痛则头亦痛,寒热交作如疟状。凡病发则目痛,目痛则病发,轻则一年数发,重则一月数发,肝肾俱虚之故。热者,内之阴虚火动,邪热也;寒者,荣卫虚,外之腠理不实而觉寒也。”本证
病名。指患喉风且影响吞咽者,故云塞喉。多因湿热痰浊雍塞肺系所致。《囊秘喉书》:“塞喉风,喉痹聚毒,喉涎稠实而发寒热。关上可治,关下难治。”治宜清热祛痰、消肿止痛。用温胆汤、清气化痰丸等加减。脓成则以刀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星星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明医杂著》。小儿脾胃嫩弱,消化机能不强,喂养不当,容易导致消化失常,湿阻中焦,升降不利,或乳食停滞而成此证。治宜健脾化湿为主,用六君子汤。有乳食滞的,兼以消食导滞,如山楂、神曲、麦芽之类;若
病名。见《辨证录》卷十三瘰疬门。即瘰疬。详该条。
医学分科之一。针灸疗法由来已久,隋唐始设为专门的科目,宋有针兼灸科,元、明代均设有针灸科。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手仰掌置于腰间,两掌前推,边推边旋臂,使掌心朝前,虎口朝下,同时腰部也随势前俯,前腿得势似冲,后腿使劲伸直,然后握拳收回至腰间。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多因气滞血瘀或血寒凝泣,以致月经来时多含血块。血瘀者,症见小腹痛不可忍而拒按,宜化瘀调经,用延胡索20克,蒲黄15克,五灵脂15克,共为细面,每服10克,酒调服。若寒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