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子
见《安徽中草药》。即棉花子,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即棉花子,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江西弋阳人。年轻时业儒。后改学医。曾任太医院副使。随军征交趾,军中疾疫流行,他用苍术、黄柏煮汤治疗获效。继任荣藩良医正,据云曾做补唇术成功。
病名。指生于手脚丫间的湿疮。出《外科启玄》卷九。又名水渍疮。因久浸水浆或久居水湿之地,湿邪外渍加之局部磨擦而成。常发于手丫及脚丫部,初起患处肿胀,白腐起皱,继因磨擦而糜烂,流水,自觉痒痛,多见辛苦劳作
亦名孤浆、胞浆、胎浆、胞浆水。羊膜腔内的液体,即养胎之水。足月妊娠时,羊水量约为600~1200毫升。若羊水量超过2000毫升,称为羊水过多症。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柿蒂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谵语。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即戌时。《素问·标本病传论》:“冬人定,夏晏食。”
【介绍】:宋代人。字华父。撰有《经验方》,佚。
主要指辨别疮疡的阴阳属性。其辨证要点是:①皮肤颜色。红活焮赤的属阳;紫暗或皮色不变的属阴。②皮肤温度。灼热的属阳;不热或微热的属阴。③肿形高度。肿胀高起的属阳;平塌下陷的属阴。④肿胀范围。肿胀局限,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