飋通瑟。凉风。《素问·五常政大论》:“其德雾露萧飋,其变肃杀凋零。”
见《传信适用方》。为草果之处方名,详该条。
证名。指外伤后瘀血和失血的病证。前者多见瘀血肿块,胀痛固定不移;后者或因体内某部出血,或血自诸窍溢于体外,并见头晕、心悸、口干等症。根据“血为气守”的理论,治以复元活血汤为主,酌加补气之品。如严重出血
气功功法。见胎息条。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统秘》。即聚开障。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黄芫花之药材名,详该条。
①针灸书。1卷。撰人佚名。约成书于十八世纪中(清雍正年间)。又称太乙针。原是在药卷灸法的一种形式即雷(神)针的基础上调整了原来的处方而重新命名的,有其一定的疗效和特点。本书简要地介绍了这种疗法。首载太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荸荠之别名,详该条。
同肾阳虚衰。详该条。
脉阴阳相乘相伏之象。如寸部虽见浮滑而长的阳脉,但有时夹有沉涩而短的阴脉,故称。《难经·二十难》:“脉虽时沉涩而短,此谓阳中伏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