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囟
即后囟。见囟条。
即后囟。见囟条。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又名血脐。指断脐后,脐部有血渗出,经久不止。可因患儿脐带粗大,干缩后,所缚的结松脱而出血;或因胎热内盛,迫血妄行而致。大多在出生后第一星期,脐带脱落的前后发现。如出血无其他症状
【介绍】:见吴世铠条。
出元·滑伯仁《麻证新书》。即麻疹。详该条。
见《中药大辞典》。为茵芋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捷径》。即瞳人散大。详该条。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当归90克,木瓜、川芎、桂枝、桑寄生、秦艽、威灵仙、地龙、独活、赤芍药、川乌、骨碎补、防风、羌活、天麻、虎骨胶、五加皮、胆南星各60克,乳香、没药各45克,熟地黄1
眼科病证。俗称赤觑、赤瞎。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初起,势甚轻微,次后始赤涩有泪,浑睛生障,多脉与眵,日久诸轮廓皆坏,虽略能行走,瞳子不见影动,且障稍高于睛。”其睑内常有椒粟颗粒。类今之沙眼
见《增订伪药条辨》。即西洋参,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海螵蛸之别名,详该条。
少商、商阳两穴的合称。详见两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