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杨梅斑

杨梅斑

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其证皮肤先起红晕,后发斑片。

猜你喜欢

  • 黄儿茶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黄练芽之别名,详该条。

  • 明光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见该条。

  • 心热

    泛指心的各种热性病证。又称心气热。火气通于心,而心主血脉,藏神,故心气亢盛多表现为火热之证,影响神志及血脉。症见心中烦热,睡眠不宁,喜笑不休或神志昏愦,面红,口渴,小便黄,舌红,脉数等。治以清心泻火为

  • 刘宇

    【介绍】:明代官吏兼医家。字志大。河南人。成化壬辰(1472年)进士,曾任山西吏部尚书等官职。通医学,将宋代陈直的《安老书》、元代邹铉的《寿亲养老新书》、明代娄子贞的《恤幼集》等书改名合刊成《安老怀幼

  • 广胶

    见《本经逢原》。为黄明胶之别名,详该条。

  • 筋疝

    古病名。指阴茎痛痒,挺纵不收,出白如精之症。多因房室劳伤所致。《儒门事亲》卷二:“筋疝,其状阴茎肿胀,或溃或脓,或痛而里急筋缩,或茎中痛,痛极则痒,或挺纵不收,或白物如精,随溲而下,久而得于房室劳伤,

  • 单松子风

    病名。《重楼玉钥》卷上:“此症生在帝中下一边肿者是,或生左,或生右,……。”即松子风之生于单侧者。详双松子风条。

  • 燥火呕吐

    病证名。指呕吐因肺胃有热,复伤燥邪所致者。《症因脉治》卷二:“燥火呕吐之症,喘逆呕吐,吐则气急,呕少难出,口唇干燥,烦渴引饮。”脉多浮数或数大。宜选用清燥汤、葛根石膏汤、门冬知母汤等方。

  • 牛角胎

    见《本草纲目》。即牛角,详该条。

  • 李濂医史

    医史著作。原名《医史》。十卷。明·李濂撰。刊于1515年。本书编录了明代以前的名医共72人的传记,其中卷1~5从历代史书(包括《左传》、《史记》以下至《元史》)中辑录医家列传;卷6~10作者参考有关文